从“追星圣地”湖南卫视到网红美食制造地,从橘子洲头、岳麓山再到万人打卡的坡子街派出所,近几年,这些具有长沙标识的独特符号,正逐步构建出独属于长沙这座城市的气质。而长沙的魅力在于,它似乎拥有着血性又轻盈的姿态,容纳这个世间的喧嚣与烟火。
如果要撷取长沙最富有魅力的篇章,肯定是它的“夜生活”。每到华灯初上,这座城市有着“最呛最辣”的烟火气,给人最即时、最直接的快乐与闹腾劲儿。围绕“长沙夜生活”这幅画卷展开的,还有电影《长沙夜生活》。
(资料图)
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一部“全黑夜制作的电影”,电影真正的主角是“长沙”,电影里的许多主创都是湘籍……
导演张冀,此前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夺冠》等影片中担任编剧,人生中首次执导的电影,就选择围绕长沙夜生活的背景下展开几位平凡人的奇妙旅程;影片的主角们尹昉、张婧仪、张艺兴、廖凡等都是湖南人,影片里还有周冬雨、何炅、李莎旻子等人的惊喜现身,集结豪华阵容给长沙写情书啊!
除了熟面孔,电影里重现的长沙景点与美食,也让人有种云打卡的感觉。地标打卡点的取景地有岳麓书院、橘子洲、长沙摩天轮、湖南广播电视台、太平街、马栏山鸭嘴公园等等,美食作为长沙最鲜活生动的标签自然也不会缺席,每日7万人排队的文和友、凭一己之力带动长沙文旅的茶颜悦色等网红品牌,也有长沙米粉、糖油粑粑、口味虾、臭豆腐等当地美食……
回到电影本身,《长沙夜生活》聚焦都市小人物的故事,以长沙最稀松平常的一个夜晚,串联起当地都市夜生活图鉴。而张冀创造的这些平凡人的故事灵感,正是来自于他在长沙的长期蹲守与观察。
在无数个长沙的夜晚里,他观察到许多以往不曾留意过的普通人的细节。比如大排档的老板娘不吃辛辣的东西,就喝白粥,工作性质让她们吸入大量油烟,嗓子不好腰也不好;大排档里的顾客,就像是小型的江湖圈,老板娘认识他们多年,也见证了他们生活轨迹的变迁……
影片中导演所纪录还原的那些平凡人物,熟悉又清晰地像是昨天在长沙刚与你擦肩而过的路人。
尹昉和张婧仪分别饰演的“景为为”与“何西西”就是导演贯穿全片故事的一组人物。
电影的开场也从他们开始:他们在24小时书店的哲学区相遇,因为初见的“不打不相识”和撞破他人“把妹套路”的心照不宣,两人内心的距离越来越靠近。随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有点像《爱在》系列里,男女主在夜幕里一边游览城市,一边谈论着彼此的过去,对人生的感想……
两个角色的人生阶段的设定很有意思,景为为是回到家乡,安心做文艺宅男。而何西西则是打算隔天离乡前往北京探索新的可能性。似乎这个夜晚是彼此生命中唯一会产生交汇的交点,两人卸下防备,随机地漫步街头,随性地侃侃而谈。
何西西想要走出去的原因,和大多数人一样,在于“被困住”:街头上总会遇到的熟人,来自原生家庭的压力;景为为的人生难题也在于“被困住”:他无法走出对过去的遗憾与执念,才会在无数睡不着的夜晚来到书店哲学区思考存在与意义;
有两个场景很打动我:一处是浪漫,何西西的冒险一跃,不仅让景为为放下遗憾往前走,也给自己完成了一场冒险之旅和突破“围城”的勇气,浪漫是两人在水里并肩那刻城市上空突然绽放的烟花;另一处是真实,两人走在路上遇到围着街头歌手的人群,何西西自告奋勇上前唱了一段《Five Hundred Miles》,真实是歌曲响起时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人们齐聚这方小天地共同沉浸旋律所带来的共鸣。
有个有趣的地方是,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导演在拍何西西街头唱歌这段戏前,告诉张婧仪这场戏没有群演,让她在广场上找在唱歌的歌手,并上去抢他的麦唱歌。
这样的拍摄方式,原汁原味地还原了长沙的地道街头烟火气。不加以表演润饰,那些人群、歌声、欢笑都是实实在在展现在眼前的,是对生活蓬勃的热爱。
还有个很特别的点,电影虽叫《长沙夜生活》,但它开场却不是由具有夜生活符号的场地开始的,反而设定在书店,甚至选择从哲学、诗歌介入。这样的设置曾让不少人捏了冷汗,并建议导演可以保守一点。基于长期的观察经验和受众分析,导演决定相信自己的专业判断,“我在B站,在小红书看到很多年轻人在讨论哲学,我觉得他们在关心这个东西,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从书店开始。”
这样的“任性”还反映在片子的情节脉络上。《长沙夜生活》不只是讲纯爱故事,或是家庭治愈片,或是纯观光的城市宣传片。张冀一贯擅长构建类型片故事,而首次担当导演时,却没有打造硬核类型片,而是想在这个当下做点反类型、去公式化的尝试。
他创作了这三年之后首个描写群体性失落与治愈情绪的故事。电影展示了这三年生活在人身上留下的痕迹,大学生感怀自己的云毕业,进过ICU的志愿者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谛。借几组群像的勾勒,清晰反映了后疫情时代对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思考。
张艺兴饰演的“何岸”这条故事线也验证了导演的初心。何岸的故事不那么特别:一个自以为有梗好笑的职业脱口秀演员,在有隔阂的父亲到场时,正常发挥却一如既往冷场后,他将往事坦诚自嘲,却将观众成功逗笑。可演出结束后,他决定结束自己的追梦路。
让何岸下定决心的契机,是多年缺失陪伴的父亲突然出现。影片里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在何岸与父亲争执、冲突时,为了甩开父亲何岸不慎将脑门撞出血。父亲看到,眼里透露着关切却又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表达关心,只能沉默而凝重地看着何岸离自己远去。
两人相处模式的背后,其实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子相处的缩影。比如争吵时互不相让的气场,比如始终得不到父亲一句认可的徒劳,比如永远只会在背后表达父爱的父亲,可中国式家庭关系妙也妙在,不用解释太多,再见时就已全然化解。就像电影里描绘的场景:数年的误会,在夜色摩托兜风中悄然飘散。
里面有句台词,后面何岸父亲对他说:“你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是我的崽。”这是全片里父亲最直白表达内心父爱的时刻,听到的那刻瞬间泪目,真情永远最动人。
所以在何岸的故事里,你能找到与他很多的共同点,可能是迟迟未感受到的父爱,可能是始终在追寻的那颗“九号球”,也可能是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却始终还是失败的自己,还有与父母和解并接收到他们爱意的时刻。因为这份共鸣,也才让不那么特别的何岸,让人更加动容。
除了刚才提到的人物外,影片还有一组人物是白宇帆和周思羽饰演的异乡打工人,他们在有“亚洲第一高”称号的长沙之眼摩天轮里打工。对他们来讲,还在和这座城市在磨合中:来自陕西的“陈清智”想念家乡的美食面条,来自东北的“梁宝琦”想快速融入长沙却难掩内心自卑而倍感孤单。
他们每天送无数个旅客登上摩天轮俯瞰城市夜景,展望对未来的浪漫憧憬。可对他们来说,他们与美好未来的距离,就像眼前的摩天轮:看似就在眼前,却无法进入。而这个夜晚他们登上了摩天轮,看到万家灯火也看到独属他们,也是献给全长沙的夜空烟火。
影片的结尾,深夜的大排档,众人共围一桌嗦米粉,白日的辛劳与负担在这一刻卸下,往事的困顿也被呛鼻的辣椒击散。这也是导演所想表达的,“万家灯火中每个人虽然都承载着孤独和伤痛,但是最终可以解开心结,一起再次出发。”
更重要的是,嗦碗米粉,生活照样过。长沙的人间烟火,有糖油粑粑般的甜,也有烈焰般的火辣,能容纳所有生命的自由表达和个性的自由舒展,也因此才显得足够特别。